從言論自由的角度談近來社會關注的「便當文」事件

 

   近來,我國幾大主要新聞媒體的重要新聞版面無不鎖定在我國漁船「廣大興號」遭菲律賓公務船襲擊事件的相關報導上。由於這一事件引發台菲關係緊張,連帶在國內也產生許多仇視菲律賓籍人士的社會言論。正所謂「人言可畏」,有時,在事件經過未查明下再加上媒體渲染後,讓許多原本只需稍加求證就可水落石出的事件,往往一發不可收拾,由近來佔據大幅新聞版面的便當文來看就是血淋淋的例證。若從這一連串的效應來看我國人權教育的推廣,總讓人覺得這是一大負面教材,也令在基礎教學現場的我看完後莫不再三搖頭嘆氣。

 

    試想,為什麼在我們的社會裡可以接受這種未經求證的消息恣意散播,甚至登上擁有莫大影響力的媒體重要版面?為什麼在這個如臉書、推特等即時通訊工具被普遍使用的時代,我們流傳的不是更有意義或智慧的言論,而是更多的「道聽塗說」! 難道那些個「道聽塗說」不是古人用來告誡我們絕不可習得的陋習之一?

 

    無獨有偶,當便當文事件在社會持續發酵後,在主流媒體的報導中我們輕易地看到太多的「聽說」,而不是經證實後的結果。每當看到這類新聞報導後,最令我不解的便是,當「我聽說…」可以理所當然地成為散播不實言論的標準包裝時,這就證明我們的社會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因為在我們這個標榜言論自由的社會,竟然可以縱容一次又一次的網路謠言不斷產生,而且最令人失望的是,這些佔有廣大資源的媒體也持續地缺乏控管機制。

 

   殊不知,其實他們還有另一種選擇:可以先去詳細求證後再進行報導,而不是先報導之後再慢慢求證,因為那些未經求證的資訊所造成的傷害往往不是事後發布的訊息更正可以完全彌補的。在日常的中學課堂上,身為公民老師的我經常都跟學生說,在民主社會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受憲法保障的自由權,那包含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等等自由權利的「表意自由」,是許多前人犧牲生命捍衛而來的寶貴資產,然而我們的社會卻持續地輕忽這類的網路謠言對於「表意自由」的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傷害。對我來說,提出這些批評並不是要追究這是誰的錯,而是要提醒自己,我在每天的教學過程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我的學生,當然還有我自己。

 

    如我們所知,人權教育包含的範圍相當廣泛,但若以我的觀點總地來說,身為老師的我們可以從學生日常訊息的傳遞開始教導起,教導每一位學生明白言論使用的慎重與時機,教導他們明白,「自由」並非完全不受限制,並非可以未經求證地就發布一些道聽塗說的消息,「我聽說」無法作為合理化自己失誤行為的正當理由,這才能從小培養起每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公民素養。

 

台南市立和順國中公民科郭蕙寧/2013.05.22 

=================================================================================================================================

言論自由日徵文贈書活動持續徵集中:點此連結徵文辦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ylonhumanrigh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